第1100章 蓝色巨人的技术我看不上(第3页)

但是别管成不成功,就问这东西是不是硬盘吧,而且还是使用了当时最新技术的硬盘,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

所以高振东花8次机会找到的东西很丰富,甚至还有一些超规格的收获——温彻斯特硬盘磁头技术背后的东西。

“行!我们跟你干!高总,你不用磁感应技术,那准备用什么进行读取?”

除了磁感应,池总工想不出别的读写方法来,高总工说不用磁感应,这可是直接颠覆了当前磁记录的根基——硬盘、软盘、磁带,可都是靠的这玩意。

高振东笑了起来:“准确来说,只是读取部分不用磁感应,写入部分还是要用磁感应的。”

读写分离?这可就有意思了。

“那用什么读取?”

高振东写了两个字:“磁阻!”

磁阻?池总工一脸懵逼。

说实话,池总工对这东西并不熟悉,虽然这是一个1851年就被发现的效应,但是真正被用在硬盘上,是后来的事情。

“高总,磁阻我不太懂呢……”池总工脸上带着一点不好意思的笑,这东西和他所了解的计算机之间,的确是有比较大的差别。

高振东只好把磁阻效应给他解释了一遍,池总工和另外的同志都很新鲜的听着,边听边点头。

“啊,我明白了,也就是说,磁场的变化,会引起某些材料的电阻变化?虽然这个变化很小,但是通过放大电路,能比较容易的把这个变化读取出来?”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这样一来,读取就可以离开磁盘表面,在离磁盘一定距离高度上进行非接触读取!”

这就是温彻斯特硬盘真正先进的地方:可以非接触读写,读写速度可以做得很快,不需要考虑磁头和磁盘之间的磨损。虽然这个距离很小,但是非接触就是非接触。

同志们都不是傻子,高振东这么一解释,他们就马上明白了这个东西的先进之处和巨大潜力。

池总工边听边赞叹:“这个原理好!比磁感应读取要先进得多,而且解决了接触式读取的重大缺陷。”

另外一位同志却是有些不解:“那写入呢?还是要接触的啊。”

这次是池总工自己就给他解释了:“你傻啊,写入也可以非接触,只要把写入磁头的功率做大一点,写入是没问题的。读取之所以要接触,是因为盘上的磁性材料在写入后剩磁是有限的,不接触读不出来,但是写入就没这个问题,磁头的写入功率,是可以做大的!”

高振东很是满意,看看,同志们都会抢答了!

“可是这个技术这么好,为什么花旗人没有考虑这种技术?”运算所的一位年轻同志道。

高振东摇摇头:“我估计不是没考虑,而是他们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材料,比如控制……暂时他们还做不到。”

材料……又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