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早有准备

实际上,这是一连串的效应,或者说,是先有这个想法,然后才发现电传操纵是这个想法的先决条件。

只是在高振东这里,他是先射箭后画靶,把这个过程倒了过来。

只要是军迷,一听就知道他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

——放宽静稳定。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把f-15又拉出来,作为最早的三代机,这货不是放宽静稳定的,性能那么好,全靠一样东西——发动机!力大飞砖的典型。

但是同志们对此一无所知,毕竟放宽静稳定的概念别说国内,就连国外都还在娘胎里呢。

高振东说的话,让在场的同志们都陷入了迷茫、怀疑、惊喜等等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中。

“这不可能吧?什么技术能达到这种效果?”

“但是这是高总工提出来的,我觉得靠谱。”

“我觉得相当靠谱,你没看见高总工都不往下说了么?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的考虑已经非常成熟,不能再往下说了,再往下说,你看看我们防工委的老总会不会叫他住口?”

这个理由听起来很荒谬,但是其他同志听了却觉得这个理由非常强大,深以为然。

“嗯,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你说得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对对对,高总工开会被捂嘴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

“要我说啊,就算是没有最后一条理由,光是减重、适装、好修、响应快、精细化、易集成这几条,就足够我动心了。”

“你这后三条不是和高总工说的最后一条重合了嘛。”

“那你就错了,不论有没有高总工说的最后一条,这后三条都是存在的,也是非常明显的优势。”

说这话的同志,是看到了本质的,就算不提升机动性,这三条至少能提升操控性,也是非常大的优势,机动性和操控性并不能对等。

“嗯,对对对,你说得有道理……”

同志们的讨论声中,防工委总工带着十二万分的惊喜,转头对高振东道:“你说的最后一个技术,是不是也要在这里面留一部分同志下来开会?”

反正都留了好几次了,也不在乎多一次,赶紧挖矿才是正事儿。

高振东想了想,摇了摇头:“这次就不留了,对于大部分同志来说,电传操纵就足够了。最后那个,我想和搞空中优势战斗机的同志们交流一下就可以,那个必须是新飞机才能搞得起来,那东西是必须在娘胎里就设计好,后天改进几乎绝无可能。”

说到这里,又要拉f-15出来了,这货就算是改进到了数量还没有小火车大驱数量大的f-15ex,也依然是一架静稳定的飞机,哪怕用上了电传操纵也依然是。

因为放宽静稳定技术,是从飞机结构、重心、总体气动布局、气动外形开始就要设计的,算是刻在dnA里的一种总体技术,别说定型了,只要总体方案一定,几乎就没有更改的可能。

娘胎里放宽的,改不成静稳定,倒过来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