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电传操纵(第2页)

一位搞液压操纵的同志对此提出了疑问,其他同志也纷纷点头,如果只是解决时延问题,那这个听起来就价格高昂的技术优势并不大。

高振东站起身,开始在会议室的黑板上画飞机。

“你的说法是对的,但是我们就算先抛开其他各种各样的好处,仅仅是从敏捷角度出发,液压比起电传,也有固有的缺陷,那就是机械+液压传动,实际上是存在传输延迟的,只是通过高昂的代价解决了这个延迟。”

只要弹性形变存在,机械就免不了带来延迟和其他连接问题,而且这条传输路径越长,问题就越严重,就必须采用更加复杂的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液压系统几乎都是刚性连接带来的巨大重量,代价不可谓不大。

高振东又说起了另外一个没法解决的缺陷:“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在大速度和大机动下,机械也好、液压也好,迟钝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控制面在机动中对操纵者的直接抵抗是固有存在的,这甚至都和延迟本身关系不太大了。”

这就好像开车,虽然一打方向盘它就会听话转弯,但是齿轮齿条助力、液压助力转弯的力度轻盈、车身姿态和反应却很难和电动助力相比。

“可是有的运输机虽然用到了液压助力,但是还是以拉线为主吧?这样不就能兼顾重量和延迟了?”有的同志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高振东笑道:“因为他们是运输机,不需要那么敏捷。而且就算是运输机,电传操纵的其他好处也足以让它取代机械、液压了。”

“嗯……”提出疑问的同志陷入了沉思,好像是这么回事,运输机这东西对敏捷、延迟这些好像是没啥需求。“我们先不管刚才提到的问题,那在电传操纵带来的好处里,算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种,毕竟有一定的可替代性。我们来看看别的好处。”高振东笑道。

同志们暂时先放下这个事情,高总工说得有道理,只要其他好处足够大,那哪怕延迟这些指标都差不多,那也是值得搞替代的。

大家看着高振东在黑板上笔走龙蛇。

“第一个,就是重量,众所周知,电缆的重量比起钢缆、连杆这些东西来,可要轻得多。虽然我们可能需要布置很多电缆,但是总体下来,这一套东西还是比液压的要轻。液压如果要保证可靠性的话,代价非常大,多套独立的液压操纵连接,这个代价可是很大的。”

说到这里,高振东还开了个玩笑:“而且,我们都知道,电是没重量的。”从宏观角度说,这话一点问题都没有。

大家笑了起来,纷纷点头。光凭重量优势一项,就足够让人动心,至于说拉线操纵方式,在飞机速度、重量越来越大的今天,好像也就能在小型飞机上用一用。

“第二个,就是结构便利性,我们都知道,电线是可以拐弯的,电也可以。相比对安装的位置、结构都有严格要求,其他系统必须对其做出妥协的刚性连接和拉线连接,在这方面电传操纵的优势大得无以复加,它可以见缝插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