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要有礼有节(第2页)

也许高脚屋这种体现了一代守岛战士吃苦耐劳精神的特殊建筑,将永远只存在于高振东上辈子的记忆里。

这种东西还是只有高振东知道比较好,太苦了。

负责设计守岛建筑的同志还是下了大心思,花了大价钱的,此时一位战士正在从录像机里往外取录像带,这东西虽然主要是往外卖,但是我们还是给这些守岛的战士们配上了,至少能听个响,看看动静。

说起来很简单,好像是普通人根本不在意的事情,但是对于守岛战士来说,意义却完全不同。

在这方面都舍得下本,在别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另外一名战士在操作的,就是一台热像仪。

用海装局的同志原话说就是:“陆军那么多坦克,新式坦克上一辆一台,我这儿才几个岛几个礁?能花得了几个钱?安排,都给我安排!”

事实证明,本来就擅长夜战的我们,在掌握了夜战的最先进装备之后,能更上一层楼。

实际上,战斗力和装备有关系,但并非决定性的,能打好夜战,靠的还是训练、纪律和忘我牺牲。

而当先进装备和严格训练结合到一起,那事儿大了的就是敌人了。

“班长,你来看,这是啥东西?没听说有友邻部队要来啊。”

虽然岛上只有六个人,但是这里还是一个班的建制,这在后来,被称为“守礁班”,编制一个班,但是营房基本上只能住6个人。

此时外面的海上,一片漆黑,虽然风浪不大,但是“哗啦啦”的海浪声依然掩盖了一切。

单凭肉眼望去,漆黑的大海和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将一切都沉入了黑暗。

可以这么说,想要靠肉眼发现海上的动静,几乎不可能。

但是,我们的战士依靠的,可不止是肉眼那么简单。

营房顶上一个圆滚滚可以四面巡视的半球,成为他们在漆黑夜色中最闪亮的眼睛。

这个小小的热像仪背后,是碲汞镉晶体,是太阳能板,是镍氢电池,是光学系统,是线缆,是机械……

瓦良格在大毛子那里不可能重生,是这小小热像仪背后的一切在几十年后的放大。

班长闻言过去一看,黑白分明的屏幕上,两条小艇正在水面上浮沉,看起来一共有十多个人,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们身上的枪支。

他马上就皱起了眉头,就算是海军侦察兵那帮疯子,训练摸哨也不会训练到这个地方来。

一是太远了,二是太容易误会。就算是要练,也绝不会不打招呼就来。

“把人都叫醒!准备战斗!悄悄的!”他马上拍了一下旁边床位上的同志。

但是他并没有改变营房里的灯光,发现情况之前是什么样子,就依然保持了什么样子。

旁边床位上的同志被摇醒,悄悄的起身,把同志们一个个的摇醒。

房顶上现在并没有同志,晚上什么都看不见,顶上站个人没有任何意义,远远不如在房间里操作热像仪来得方便和清晰,白天站人,是为了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