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外事工作的重大突破(第2页)
摄政大臣皱了皱眉头:“确定?”
“确定,高卢人新任命的一名外事部副部长现在正在飞往东方首都的飞机上。”
“也许我们也该再做点什么了,干得漂亮,密切监视。你们是怎么弄到这么详细的情报的?”摄政大臣沉吟道,同时对于西敏教堂的人工作效率非常赞赏,并且有些好奇。
“因为他是通过港岛转机。”西敏教堂的人耸了耸肩膀。
2月的一个中午,一架飞机缓缓降落在京郊机场。
辗转多地,终于再次到达的塞纳先生走下飞机,生理上感到非常疲惫,毕竟两地之间没有直飞,还得从约翰牛暂时管理的港岛那边中转。
这不但大大的增加了航程,还增加了不少手续和流程,尤其是从约翰牛暂管的地方转机,这让他心里感觉很是不舒服。
“该死,等到我的工作完成了,第一时间我就要要求高卢航空开通直飞的航班!我再也不想看约翰牛的脸色了!”塞纳先生抱怨道。
作为数百年来“一衣带水,睦邻友好”的两个国家,他在约翰牛的地盘上受到了热情款待,约翰牛的工作人员非常贴心,事无巨细,极为认真负责,向他这位高卢“游客”充分展示了约翰牛的热情。
抱怨之余,塞纳也禁不住感慨东方人的智慧,港岛在哪怕是西方世界封锁最为严密的时候,也依然为东方人留下了一个极为巨大的窗口和更多的机会。
塞纳可不认为如果东方人想提前收回那里,约翰牛有能力保得住。
想到这里,塞纳对于自己这趟任务的重要意义,就感受得更加明显,绝不能让约翰牛吃独食!能给约翰牛添堵,这个项目,我高卢鸡一定要投!
他坐上高卢商会派来的车子,向自己的目的地行去。
当天晚上,几位首长在一起,商讨来自高卢人的新事务。
“你觉得他们这次来,诚意怎么样?”一名首长问道。
“我认为他们的意愿很强,诚意非常足。塞纳表示,在原则上,他们承认我们划下的所有红线,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他们认可我们的一切要求和表述。”负责接待塞纳的外事部门领导笑道。
首长笑了起来:“他们和我们,有点历史包袱,但是呐,不重,没有任何直接的冲突,所以在这几件最核心的问题上,很是自如啊。”
这就是高卢人的另外一大优势,他们的历史包袱并不那么沉重,也和我们没有主权、领土上的纠纷和争议,这让他们在进行外事工作的时候,回旋余地非常大。
只要决心够坚定,身段够柔软,对于他们来说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和必须要触碰的红线,在这一条上,他们比约翰牛有优势得多。
约翰牛和我们的交流是典型的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它是最早承认我们的西方国家,早在50年1月就承认了,但是真正建交,却是72年的事情。
至于交趾和高卢人的冲突,交趾人和高卢人打架,关我东大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