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南部海域的新气象(第2页)

还没等高振东说话,侯处长笑了起来:“放心吧崇礼,对于水文来说,短时降雨0.5以下的部分没有什么意义,既不会引起洪涝灾害,对于调度也没什么用处,太少了。高总说气象部门要0.1,就是因为他们对于雨量的数据完整性要求更高一些。”

还别说,侯处长现在叫起“崇礼”来,是越来越顺嘴。

高振东乐了,自有大儒为我辩经,他不再继续这个事情:“嗯,就是这么回事。至于水雨情的另外一项,水位,我想你们已经知道了,我曾经做过一个压力液位计。”

“对,我听说了,安装非常简单,紧急情况下找个合适的位置扔水里都行。”压力水位计的确是最容易安装的几种水位计之一。

“那个东西,回头我把电路图给你,你好好改一改,特别在结构设计部分,当时那个有些因陋就简,凑合的感觉很强,你们要把它改得适装性、防护性这些都更好一些才行。”

高振东这话不是谦虚,而是实情就是如此,所以侯处长也没有说什么“已经很好不用再改”之类,高总工这种顶级的技术专家有自己的骄傲,瞎拍马屁怕是要拍到马脚上去。

“好的好的,我们尽快改出来,争取尽早把现在用在水库上的那批设备给换回来,顺便也是做实际安装试验嘛。这批老设备,我们处是要收藏的。”侯处长另辟蹊径,角度刁钻清奇。

盲生,你发现了华点。

高振东笑了起来,也没说什么,这东西还真就是水利信息化史的一部分,他们要收藏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类似的还有土壤含水量传感器,回头我把电路都给你们。不过我现在要说的,是另外一种水位计。”

水位计种类繁多,但是在高振东看来,从成本、技术条件、安装难易、维护难度等各方面综合,现在值得搞的就两种水位计,刚才提到的压力水位计是其中一种。

“还有?哈哈,太好了太好了。”这是薛崇礼,刚才提到的水位和土壤含水量,都是高振东已经搞好的,他觉得很不过瘾。

“有的,再搞一个浮子水位计……”

浮子水位计结构也简单,一套机械编码轮连在驱动轴上,驱动轴连接一个定滑轮,定滑轮两头是浮子和平衡坠,浮子放到水里随水位上下沉浮,带动驱动轴驱动编码轮,直接就能根据编码轮上的数字读出水位,也可以把水位转换成数字信号发出去。

这个东西其实也不难,严格说起来有几千年历史,现在都有成品,但是薛崇礼他们要完成的,是把编码轮上的数据读出来,按照sdi-12协议传走这一部分。

“高总对浮子水位计也很熟悉啊。”侯处长笑道,这不是在拍马屁,而是真心实意的佩服,因为高振东专门提出还要搞数字式浮子水位计,说明他对浮子水位计和压力水位计的区别和适用范围很有想法,才建议两个一起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