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除了电气,还有协议(先发一章)(第3页)
高振东摇摇头:“Ad转换器一个就行啊,你们用数字电路控制多路继电器开关,保证多路接口同时只有一路进入Ad转换电路就行,接口又要不了几个钱。比如你们用3-8译码器电路芯片,最多可以通过三路io口控制八路模拟采集通道,而且能保证通道的唯一性。”
本来高振东想要他们找1218看看固态继电器的,但是考虑到在这个问题上,暂时固态继电器的电气性能不如电磁继电器,也就作罢。
对于高振东在这些方面信手拈来,薛崇礼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和老同学之间的差距。
“啊,我明白了,嗯,这个我回去仔细琢磨琢磨。”
“嗯,行,这些细节问题相信你自己花点心思也能摸索出来。接下来,我们说一说水雨情的事情。”
侯处长对这个的发言权可就大多了,在来之前,他专门和院里搞水文的同志沟通过,当搞水文的同志听说有办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代价取到雨量数据的时候,其兴趣简直达到了顶峰。
他们现在用的雨量数据,除了附近水文站、偶尔会有气象局的雨量之外,就是大坝上有个人工观测。
可是这种数据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够的,特别是越大的水库,其流域集雨面积就越大,此时只是大坝上那一个点的雨量数据,对于水文情报预报意义不大,太过稀疏。
而水文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设施,不可能修得到处都是。
侯处长现在还记得负责水文的同志的话:“要是能在几分钟之内,把流域范围内的各点雨量数据拿回来,那我们的水库调度就能走上一个新的篇章。”
所以他最感兴趣的,就是雨量。
“高总,我们院里的同志对雨量计非常有兴趣。能请你先说说这个么?”
高振东倒是无可无不可,反正采集传输设备都已经交代完了,剩下的几种水雨情传感器先说哪种都成。
“水利上,无人自动测报站我的建议是用翻斗雨量计。”
“翻斗雨量计?就是类似虹吸自计雨量计的那种。”
高振东摇了摇头:“看起来像,其实测量原理完全不同。”
自计雨量计听起来好听,实际上就是把雨水收集起来,结合一个浮子,利用浮子带动一支笔在一卷发条带动的坐标纸上画下雨量曲线。集水杯满了,就通过虹吸原理自动排空,然后又从坐标纸纵轴底部重新开始。
就这,在这年头已经算是先进设备,还有纯靠人工观测的。
“虹吸雨量计有个问题,不够直观,而且没法直接得到累积雨量。翻斗雨量计通过采集设备自动计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