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丑啊(第3页)

“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座舱保护,还得考虑一下弹射时的高速气流怎么处理。”他顺口提起了一个新问题,这是相互商量,倒不是说他想不出来。来都来了,既然发现问题,一起商讨一下。

“我觉得飞行员的抗荷服、代偿服、飞行头盔其实是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的,只要弹射时固定得足够好就行。这方面,倒是可以在火箭试车台上全面试验,结合医学方面,就能确定。”高振东没有大包大揽,但是把自己的潜台词桑说得清清楚楚,实际上后来的弹射座椅,大部分都是不带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

说到这里,高振东想起来我们早期改进的弹射座椅其实也一般般,他顿了顿,还是把自己的建议提了出来:“我建议你们找防工委,看看能不能进口一点高卢人,甚至约翰牛的弹射座椅学习学习。高卢人和约翰牛那儿,我们还是有口子的。”

约翰牛的马丁贝克弹射座椅那是真不错,要是能搞到,必须得抄一把。

黄总笑了起来,高总这思路那是真开阔,居然把主意打到高卢鸡和约翰牛的头上去了。

“行,这个事情我们和防工委那边提一下。高总,你是国内翼身融合技术的应用创始人,你觉得我们这个飞机用这个技术合不合适?”

这个问题也是他很感兴趣的,毕竟攻-5改战-7,翼身融合的好处肉眼都看得见。

高振东点点头又摇摇头:“这个看进度,如果仿制来得及,那就可以用,如果对进度拖延太长,我建议是可以不用。”

不一定用?这其实有点出乎黄总所料,一般一项新技术的创始人,都是倾向尽可能的推广自己的技术。

“可是这样的话,这个米格-21的航程实在是……”说实话,再是对作战半径要求不高,米格-21的作战半径也有些难看,特别是低-低-低的正儿八经空战作战半径,的确不太好看。

就算做的是截击机,黄总也希望自己做出来的能多一些功能,能兼顾一下其他作战任务。

“如果翼身融合来不及或者效果不好,我们有其他办法。”高振东道。说完,他翻开了黄总带来的米格-21线图。

“黄总,你看这里,这个机翼油箱是有扩大的潜力的,我们在机翼里多装一点油……”

黄总顺着他的手看过去,仔细的考虑了一会儿之后点点头:“嗯,这里的确还有潜力……”

此时他心里是惊讶中带着服气,高总就看这一会儿,还是边聊边看的,居然就已经找到原设计能挖潜的地方了,这本事那是真不得了。

要知道线图上看起来空空如已的地方,实际上可能是布置了设备的,这在线图上是看不出来的,高总就这么看几眼就能知道那里有潜力,那是真的对战斗机结构了解非常深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