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请尊称我FTFCS(第3页)
至于猎-歼(双指挥仪)火控系统,高振东没有玩那个花活儿,太超前了,观瞄设备车长一套炮长一套,那价格可有点咬手,连既要又要还要的部队同志听了都直摇头。
至于我们当年为什么整出“下反稳像”这么个东西来,原因倒是不复杂——穷,技术差!
具体的原理说起来很复杂,但是简单说就是上反稳像需要稳定一的东西多,所以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但有很多好处。
升级方便,容易集成其他观瞄通道,跟踪精度好,这是上反稳像的最大好处。
但是吧,这东西它贵啊,技术也复杂……
下反稳像对炮手不太友好,要跟着瞄准线歪来歪去,集成其他通道困难,在夜间或者使用热像仪的时候“动对动”能力差……
不过垃圾佬说得好,没有垃圾的产品,只有垃圾的价格。
在60年代初,能有个下反稳像指挥仪火控已经是顶级火控,吊打一切不服。
至于夜战,这货可是有热像仪的,不服的来战。
相比别人就算是用,也是效果极差,还有可能被闪光弹一发闪瞎的一代微光夜视仪来说,这东西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微光夜视仪的闪瞎有可能是真瞎,直接烧坏的那种。
对于我们来说,最关键的还是要用得起才行,而且这种方式,相对昂贵的稳像系统能放到车体里,避免被7.62、弹片之类小虾米一发带走,换个镜片、反射镜之类的零件,比起换整个稳像系统还是便宜多了。
而且下反稳像有个好处,就算是没电了,这货也能当人工瞄准的瞄准镜用,而上反稳像就不行,得另外整一套辅助瞄准镜备着,成本和复杂度那就更高。
陆军的同志在听过高振东的各种分析之后,也是坚决的选择了下反稳像,下反稳像在现阶段已经足够先进,而且其技术特点也非常适合我们现在的情况——穷!
不得不说,80年代因为经济和技术条件所限,我们科技人员开的脑洞,却是完美契合了高振东现在面临的情况,感谢前辈们的馈赠!
至于缺点嘛,和敌人一对比,没缺点,全靠同行衬托。
放到90年代你说我落后技术我不说啥,但现在,请尊称我为ftfCs(未来坦克火控系统,futuretankfireControlsystem)。
至于便于升级这个事情,其实陆军的同志想得很开,需要升级的时候,我把整个系统全部升级不就行了?甚至到那时候,我把下反直接换上反也有可能嘛。
这就好像几十年后的电脑,搞diy的会倒腾升级单个零件,但是系统化、组织度高的机构,一般都是整机更换,很少有单独升级部分的。
小国才抠抠搜搜换零件,大国,全都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