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碾压式的格局差距(第2页)

行长接过茶壶斟茶,茉莉香混着龙井清气在屋里漫开:“现在外边乱得很,揣着现金可不安全。”

“存可以,但我要全国通兑的那种。”

周齐端起茶盏吹了吹。这时候还没银联卡,跨省取钱得靠特殊存折。

“没问题!听口音不像本地人啊?”

“苏北广市来的,穷地方。”

周齐抿了口茶:“十几家厂子发工资都用国库券,可市面上十块钱券只当五六块使。听说沪上银行能足额兑换,还能溢价?”

张行长搁下茶壶的手顿了顿,镜片后精光一闪:“只要您把存款留在我们行,兑换按最高溢价走,利息也按顶格算。”

九零年的两百万,搁三十年后得值小两个亿,这道理他门儿清。

“具体数呢?”周齐往后一靠。

帆布包里的国库券沙沙作响,像春蚕啃桑叶的动静。

他接下来还打算把这些资金周转起来。

“全都按上限标准操作。”张行长笑着推了推眼镜。

周齐顺势追问:“要是下次我再带着国债来找您,能给我保留专属贵宾通道吗?”

“那必须的!”

张行长拍着沙发扶手:“小周今天可让我见识到了新天地。”

见对方露出疑惑神情,行长主动解释:

“你刚才说的vip服务理念,这词儿我记得是二战时期英国皇家空军先用的吧?不过活学活用成这样,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两人越聊越投机。

毕竟周齐作为重生者,超前二十年的商业思维让这位八十年代的银行家频频称奇。

张行长看了眼手表:“咱们在这聊着,这已经是政策允许的极限了。”

“没问题。”

周齐早有打算:“兑现后我要提三万元现金,剩下的存成活期通存通兑账户。”

他盘算着去金陵开拓市场需要的启动资金。

点钞机嗡嗡响了足足两个钟头才清点完两麻袋国债。

相比之下,办理全国通兑存折倒是分分钟就搞定了。

这位名叫张斌的行长是恢复高考后的首批金融专业毕业生,素来自视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