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水乡赶集(第2页)

 “大人带上小孩拿上家里的一点米,一点白糖就来到村口,把大米和白糖交给打米筒的人就可以了。如果家里没有人在家,没办法拿钱,那守在米筒机器前,也会有小伙伴乐意分享一点的。打火筒一般需要两人一起操作的。一个人负责把大米和白糖加水进行搅拌均匀倒入机器中,而且要不停地往加料斗里加入搅拌均匀的东西,这样米筒就从机器口出来了。刚出来的米筒是又烫又软,要等它们和空气接触后,才会慢慢变硬。因此,另一头就要一个人折断米筒,然后装入袋子。米筒有着浓浓米香味,每一根都是酥脆香浓,入口难忘。因为不是油炸的,所以家里人也不用担心孩子吃多了会上火。”

 九月看着正在出米筒的机器,发了呆,很久没有见过这种机器去到外公、外婆的村子了。也许现在的孩子不像他们小时候那样喜欢吃米筒了,因为他们的生活出现了像薯片、薯条这样的膨化食品了。

 一旁是爆米筒机的正常操作,有的人等着新鲜了米筒,也有的人开始挑选着已经爆好的米筒,颜色可多了。九月小时候见过的也就只有白色而已。也不知道老板怎么会制作那么颜色的米筒了。除了米筒、米饼、还有米花,还有一种九月没有见过的,像小油条一样。它比油条细了很多很多,金黄金黄的,而且它一圈一圈卷起来。周周拉了一下她的妈妈的衣角,“妈妈,可以买一点尝一下吗?九月也想吃一点。”周周妈妈立马找老板买了一袋一点米筒以及这个像油条一样的零食。大家你一点,我一点吃了起来,香香脆脆的,好吃极了。

 集市的南头是卖蔬菜、水果的。有是用箩筐装的萝卜,有的是用竹筐装的白菜,有的堆在农用三轮车的蒜头和生姜,还有直接摆在塑料布上的各种山里产的水果……九月看到有又大又胖的冬瓜,黄澄澄的老南瓜,水嫩嫩的小白菜……所有的蔬菜都又鲜又嫩,还带着露珠。卖东西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满脸都是憨厚的笑容,在不停地吆喝着。周周妈妈说:“这些菜样子虽然不太好看,可都是自家种的,绝对绿色蔬菜。这些果也是他们自家种的,水乡这里产的,别的地方不一定能买到,即使买到了,价格也比这里要贵。”

 集市的西南面是水产品的,刚好是临江。听说水乡的水产品很很丰富,鱼儿都是很肥美的。赶上圩日,一定可以见识到更多水乡的水产品的。水乡街上的人真的是靠水吃水。来到集市的西南,大大小小的铁盆里装着活蹦乱跳的鱼儿。

 一张大大的塑料布上堆了不少东西。九月仔细一看,哇!原来是河蚬和河蚌。她兴奋地叫道:“周周,快看,那两种我认识,小的黄色的是河蚬,大的褐色的是河蚌。我小时候都见过。不过,河蚬我没有见过活的,没有见过它的肉,也没有吃过河蚬。我小时候都是在江边的沙子上发现它的壳。以前我已经很喜欢去沙场的石头上捡这些壳来玩,我一直以为这是江里的贝壳。”

 周周听后,大笑起来,“要不,我叫爸爸买一点回去,试一下味道。我也很久没有吃过了。”“还是不要了,我觉得自己不会喜欢吃的。就像那个河蚌,可它明明叫河蚌,为什么会出现在江边或者池塘呢?我在我们那里的池塘就摸过这些河蚌,我觉得不管是煮的还是爆炒的有点腥味,我从来不吃的。但是我又喜欢摸河蚌,外公、外婆他们不吃的话,我都是拿去喂鸭子的。我们看看就可以了,不要买了。”周周点了点头。

 周周开心地招呼九月,“九月 ,快过来,这里有小虾米。这种江里的小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还丰富。价格比你们花镇要便宜很多。这个你应该喜欢吃,可惜我们村里没有河,没有池塘,就那一条小水沟有小虾米,也早就人抓得差不多了。待会我喊我爸爸买上一点,晚上我们来个爆炒小虾米。”

 小虾米的旁边的水篓里装有不少小小的鱼,反正鱼的名称不知道,九月就通通把它们当做是木头鱼。听说水乡的木头鱼很是出名,拿来当下酒菜是最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