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北京奥运(第3页)

从张伯苓先生1908年的奥运梦想萌芽,到刘长春1932年的孤胆出征,直至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再到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这一路上,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跨越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漫长旅程。

在北京奥运的舞台上,泪水与欢笑交织,感动无处不在。志愿者们用他们最真挚的笑容,温暖着每一位来宾的心房。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却怀揣着同样的信念,用无私的志愿服务,为奥运增光添彩。无论是迎接宾客、提供帮助、语言翻译,还是介绍中国文化,他们都乐此不疲。

正如《我是明星》这首志愿者主题歌所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光芒,自告奋勇,心照不宣。忘却自我,胸怀宽广。我们是点缀夜空的星辰,虽萍水相逢,却绝不平庸。每个人都是时代的英雄,所有的荣耀,都铭记于心,源自内心深处的笑容。”这,正是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北京的蓝天如洗,广阔无垠,云朵如同绣在蔚蓝绸缎上的洁白花朵,温馨而浪漫,为奥运盛会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美好。

李宁、姚明等体育健儿,用汗水浇灌梦想,以突破创造奇迹,将不朽的传奇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当他们站在领奖台的巅峰,国歌响起,国旗飘扬,那一刻的荣耀与自豪,早已超越了奖牌的重量。

这就是中华儿女,这就是坚韧不拔的中华精神,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当外国友人踏上这片热土,我们不仅是代表自己,更是代表整个中国,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明与魅力,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人。

雪白的起跑线,如同纯洁的梦想,召唤着每一颗炽热的心。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怀揣着激动与期待,整装待发。随着“beijingin”的号令响起,全国人民如同万马奔腾,共同奔跑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奔跑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间,全力以赴,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无论我是什么角色,我都会全力以赴。我是伐木工人,就去砍伐;我是蜡烛,就去燃烧;我是心,就去深情地爱。”

(四)

九月自制倒计时牌显示“距闭幕式还有0天”时,她望着那个凝固的数字发怔。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刺耳,灰尘在斜阳里无精打采地漂浮,仿佛所有事物都在等待某个未完成的仪式。

过去十七天像场绮丽的梦。暑假数学卷子底下压着奖牌榜草稿,当杨威在鞍马上腾跃的瞬间,年轻的心脏和外婆年老的心脏在闷热的房间里同频共振。

昨夜闭幕式焰火照亮半个北京城时,九月在电视屏幕前数天空里的脚印。二十九个焰火足迹迈向鸟巢,却在视网膜上烙下灼热的空洞。今早上街路过报刊亭,老板正将“奥运特刊”撤下换成教辅广告,那些定格的夺冠瞬间蜷缩在废纸堆里,油墨未干的科比画像正对着英语周报微笑。

课桌上新发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压住了九月的赛程表,同桌把福娃挂件换成了单词本。历史老师开始讲解“后奥运时代经济”,粉笔敲击黑板的节奏让九月想起开幕式倒计时的击缶声。大街小巷飘着“北京欢迎你”的旋律,但歌唱比赛的海报已经覆盖了志愿者招募令。

黄昏时,九月又站上操场,塑胶跑道上还留着某位体育生模仿博尔特起跑的钉鞋印。晚风裹挟着初秋的凉意,卷走了夏末最后的热烈。远处居民楼的窗户渐次亮起,像无数个微缩的鸟巢正在苏醒。九月忽然明白,有些光不会随着圣火熄灭,它们只是化作星子落入人间,等待在某个平凡时刻重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