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以身入局
还是一样的词,还是一样的动作。
叶师傅在数家武馆连续被一位“北方蛮子”给踢了,好几位师傅都因此负伤后,与找上门来金山找交手。
并且只用一条鸡毛掸子就抵过了对方的钢刀。
无论拳脚还是兵刃,都完爆了对方。
一会儿还得拍对打戏。
张远特意提前练习了刀法。
咏春的标志性刀具,叫八斩刀,是一种带护手的短刀。
咏春拳是短打拳的代表,刀法也是短刀的代表。
娱乐圈中,练习八斩刀最出名的人是谁呢
哎,就是张远的老对头向左。
而且他的八斩刀还是老爹正经找了叶问亲徒梁绍鸿手把手教的。
这位梁师傅还是墨镜王《一代宗师》中梁朝伟的武术老师。
在国内外,影视圈都非常出名。
当然,最后还是坏在自己这徒儿向左手里了。
因为向左那部异常抽象的《门前宝地》,也是找自己师父做的武指。
一世英明毁于他手……
要知道,向华墙可是莫家拳的正经旁支传人。
就是“南派莫家拳,承让”……的那个莫家拳。
却没有让儿子练莫家拳,而是让他去外边一通拜师。
难道是知子莫若父,明白他实在不是这块料
张远大概练了下八斩刀。
相较于于承惠的双手剑,这种刀法算是很简单的了。
基本就是咏春拳法的延伸,还是一种近似短打的高速流刀法。
张远觉得这种刀法其实不算太实用,因为一寸长一寸强,八斩刀才2,30公分,与长兵刃交手根本碰不到人家。
其实咏春也是一种相对“吃亏”的拳法,适合体型和体力都较弱的人练习。
日字冲拳又快又猛,其实就是为了迅速拉近与对手的间距,进入己方舒适区。
如今樊少黄依旧被他用鸡毛掸子锁住咽喉。
可经过昨日连夜与导演说戏……是真的说戏,不是女演员半夜去导演那里那种说戏。
修改后,又多了一段词。
“不是什么北方拳,南方拳!”张远厉声开口。
“无论南北方拳法,都不该用来恃强凌弱,逞凶持恶。”
“拳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你。”
“卡!”叶伟性喊了停:“这场过了。”
张远跑去监视器前,叶伟性主动让出位置来,给他看回放。
“嗯,这就对了。”
“感觉好了许多。”
“有教无类,才是宗师气候。”张远拍了拍叶伟性的肩膀。
叶导觉得肩膀头子一沉。
有教无类,说的是你,还是我
张远看向叶伟性,见到老老实实,弃了一些港片的俗套后,心想着擅长闪电五连鞭的马师傅果然说的没错。
“我劝!”
“这位年轻人耗子尾汁,好好反思。”
“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聪明,小聪明啊。”
“武林要以和为贵,要讲武德,不要搞窝里斗。”
“谢谢朋友们……”
你就说马师傅哪个字说错了。
真不是张远小心眼,仗着自己是北方来的,欺压南方人。
他尤记得前世看《叶问》时。
国语版还好,若是在网络平台看粤语版,一放到金沙找等人登场时,那弹幕上准有一群以“北方佬”开头的评论,内容必定不怎么优雅。
叶伟性与其他香江导演,编剧会如之前那般安排剧情,也是因为有市场。
“哇,我看你搞的很好嘛。”休息时间,张远正在看之后几场戏的剧本。
这边叶家大宅再拍几天,就要上道馆的戏份。
挺惨烈,打戏也更重。
因为叶家大宅中的打斗,叶师傅都是比试,都收着手。
张远表演时也故意做了点到为止的样子。
而道馆是打鬼子,一定要尽全力!
战斗爽,把鬼子打的越惨越好。
莫说真打,观众通过荧幕看着都得觉得疼,才过瘾。
就是要让观众看爽才行。
他正思索该如何演绎,体型壮硕的洪金保来到他身边。
都说大哥大是全世界最灵活的胖子。
但只要是人,就逃不过物理极限。
老哥体重太大,又总拍打戏,外加从小练功留下的旧伤,如今膝盖已经不太好了。
胖子的通病,他也逃不过。
“什么”
“我说的是剧本和拍摄。”大哥大稳稳坐下。
他早就听说了,张远功夫是把好手。
之前也试过,底子特别好。
可这次同一剧组,才发现他竟然还是能导能演的双料选手!
这可难得。
演员转型导演的不少,但这么年轻就有如此水平的可不多。
就那天一个镜头便见功力。
再加上昨天今天该剧本的魄力,他算瞧出来了。
真让这小子自己导一部戏,也不是不行。
洪金保现在年纪大了,全盘参与做现场导演的片子已经很少了。
更多的是做总导演,监制,或者武术指导。
没有现场导演那么累。
七八十年代他和麦家组成嘉宝公司那会儿,一年要出四五部戏,也是能导能演的主。
那天他见张远在片场叫真,说话还一套一套的,就让他想起了姜纹。
后来一看张远导的那一镜。
呵!
有模有样,而且镜头调度还有一定的艺术性。
更觉得像姜纹了。
脾气也一样大。
“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导戏”大哥大难得和蔼的说话。
“我看你有这个潜力的。”
他想着陈可欣去了大陆,混的不错。
自己一直固守香江,其实在走下坡路。
如果张远愿意自导自演,借由这位有潜力的后辈拓展大陆市场也是条好路。
可没想到,张远却很果断的给出了否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