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第623章 盐商千家,漕船万艘(第3页)
江南地区有大约八家大的总商,就是顶级盐商垄断市场。
八家分别在扬州西家,苏州与杭州两家总商。
总商下面,还有普通代理商,大约有七百到一千家小的盐商。
煮盐的盐工有几万人,在扬州运盐的码头漕运人数也有上万人。
还有不计其数的散盐商,依附在总商下面的各地小的零食盐商,来扬州买盐回去。
层层剥削,盐卖到老百姓手里,最贵的时候,比成本价多了二十多倍。
大雍朝盐的煮盐与人工成本,一斤最多两三文钱,衙门官盐的定价是三十文到五十文钱。
暴利至极,这个定价是还只是扬州附近城区的定价,运到山区的盐,比这个更贵。
老百姓唯一庆幸的是,盐的使用比粮食少,一斤盐普通家庭,或许能用两个月。
换成现代,平民百姓月收入三千,不论一包盐是卖两块钱,还是卖一百块钱,都是要吃的。
盐食用少了,会乏力、水肿,大雍朝,尤其偏远山区的平民百姓,缺少了盐,会得低钠血症。
扬州的盐商,不仅卖盐,还涉足钱庄、典当行、房产、贸易、酒楼、烟花柳巷的风尘买卖。
扬州钞关在城北东北渡口,在渡口有一个三层楼的山顶阁楼,悬挂“扬州钞关”的牌匾,是太上皇御笔题词。
下面设税房、货栈、码头,外围筑有栅栏,晚上关闭闸口。
从春季到秋季,每日几千艘漕运船,都在等着排队过关,船夫号子声震天。
(第一更,别等了,第二更在写,或许很晚,不敢肯定能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