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
第551章 忽闻噩耗(第2页)
这文章简直可以拿来直接执行,作为大雍朝廷开海的指导性条律。
当然,其中有些观点,过于超前,让康元帝也感觉贾环的少年郎心性,太想当然了。
文章有的地方,康元帝认为有些过于理想化,但是文章的确展示了贾家小子对经济之道,有卓越非凡的见识与天赋。
对贾环的答卷赞不绝口,&34;妙!&34;康元帝忍不住小声夸奖,一旁伺候的太监戴权,眼皮抬了一下,偷偷瞄了一眼皇上脸上的神情,又重新低头垂眉。
皇上轻声念着,忽然道:“戴权,拿去给唐爱卿。”
就这样,贾环的试卷在内阁三位大学士手中传阅。
大雍朝殿试的考官总共有八人,每次都有一至两名大学士主持,两位尚书,与侍郎,翰林院等高级官员出任考官。
(在明清两代的殿试中,考官通常由皇帝钦点,主要包括大学士、尚书、侍郎等高级官员。根据历史记载,殿试的考官人数一般为八位,其中包括大学士和其他高级文官,但确实存在多位大学士同时出任考官的情况。
殿试的读卷官通常由大学士和部院大臣组成,人数为八位。)
从此殿试,读卷官包括两位大学士和两位部级堂官大臣,极为重视。
皇帝如此安排,最重要的原因,是处于平衡的考虑,防止哪一个派系独大,安排多位大学士,多位朝廷高官共同主持,减少文人派系成党派。
…………
贾环回到贾府,就被贾母请去荣庆堂,邢夫人与王夫人不在,姐妹们都在。
贾政、贾琮去衙门了,宝玉与贾兰去国子监读书了。
贾母也不问贾环考得怎么样,反正不论如何,只要没犯错被皇帝赶出考场,就是进士了,只等五天之后,放榜看名次了。
对勋贵子弟来说,不敢强求前三的名次,作为勋贵,还是心中有数的,朝廷文官忌讳勋贵,贾环作为会试的会元,一个二甲应该是跑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