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4章(第2页)

再加上庐州千年来都是县城,周围缺乏卫星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开局,说句扎心点儿的话,就这种地缘条件,放到全国省会中,不敢说倒数前三,倒数前五肯定名列其中。

庐州的腾飞,始于高铁网络,借助高铁四通八达的特性,打开了交通层面,搞定了地缘优势,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逆天改命,当然,也包括庐州的城市扩容,通过吞没周边城市,从六千平方公里一档的城市,突破成为了11445余平方公里的城市。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庐州的前人颇具眼光,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抓住京校外迁的机会,请来了华夏科大,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勒紧裤腰带供给华夏科大,甚至还实实在在的给予了‘超国民’待遇,在当初省委、省政府都难以保障供水、供电、供暖的情况下,将华夏科大的后勤保障放到了优先级,省委省政府可以没有,但华夏科大必须有。

正是这样的以真心换真心,才让华夏科大在之后的时光里没有离开庐州,而是选择拥抱庐州,与其共生共荣,更为庐州带来了诸多新兴前沿产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链、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