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青云路佚名
第1922章(第2页)
不久前,安江才收到了县教育局打来的报告,说五峰乡的一些村小学,三个年级的学生加起来只有十几人,而且入学人数越来越少,再加上新招上来的老师也没人愿意去五峰乡,所以希望砍掉这些村小学,节约教育资源支出,集中在五峰乡乡中心小学采取寄宿制办学。
这份报告,安江还放在案头没有批示,因为他很清楚,砍掉村小学的话,那就意味着村子里的孩子们,都要跋山涉水的去上学,而且对于一些家庭条件差,或者是父母在外务工,只有罹患基础病的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的家庭来说,想要就近陪读也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只能选择寄宿制,到时候,还幼小的孩子就要面临与亲人分离的生活。
虽然说,有句俗话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但早当家,不是说早离家!
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一刀切的去解决,不妥当,也难安心。
这样的环境,正如安江所说,李嘉民若是去了,只怕真就是难出来了,哪怕是他之后想提拔李嘉民,可是,李嘉民也拿不出一份合格的政绩!
“领导,这不是我脑子一热做出来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跟随了您一段时间,其实我也发现了,我不太适合官场上的工作,做一些基础性的实事还可以,五峰乡确实不太好发展的起来,但我想去尽一份力,不说让那里大变样,至少让老百姓的日子稍微好点儿。”
这份报告,安江还放在案头没有批示,因为他很清楚,砍掉村小学的话,那就意味着村子里的孩子们,都要跋山涉水的去上学,而且对于一些家庭条件差,或者是父母在外务工,只有罹患基础病的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的家庭来说,想要就近陪读也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只能选择寄宿制,到时候,还幼小的孩子就要面临与亲人分离的生活。
虽然说,有句俗话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但早当家,不是说早离家!
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一刀切的去解决,不妥当,也难安心。
这样的环境,正如安江所说,李嘉民若是去了,只怕真就是难出来了,哪怕是他之后想提拔李嘉民,可是,李嘉民也拿不出一份合格的政绩!
“领导,这不是我脑子一热做出来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跟随了您一段时间,其实我也发现了,我不太适合官场上的工作,做一些基础性的实事还可以,五峰乡确实不太好发展的起来,但我想去尽一份力,不说让那里大变样,至少让老百姓的日子稍微好点儿。”